流動廢墟上的永恒花朵
【摘要】:莫迪亞諾的每一部小說都在講述關于回憶的故事,而他筆下的這些或充滿著遺憾、或充滿著希望的故事均離不開空間的參與。但是,空間在莫迪亞諾的小說中的作用並不僅僅是故事發生配景如此簡單,它作爲一種獨特的現象,在文本中呈現出多種形態,並且承擔著深厚的隱喻意義。本文聯系其作品中展現出的“流動性”特質,以“空間”爲中心展開輻射式研究,對其小說中的人物身份、心理世界、遺忘與記憶的主題、敘事手法、時代面貌等問題均予以較爲全面的考察。本論文共有五部门。第一部门爲緒論,主要介紹莫迪亞諾的生平與創作經曆,本論文的選題緣起,前人研究结果以及本文的研究內容與創新之處。本文正文分三章,分別從三個角度探討莫迪亞諾小說的空間現象。第一章論述莫迪亞諾小說中的三種空間類型,即流動的公共空間、封閉的私人空間和想象的無限空間。公共空間在莫迪亞諾的筆下,呈現出一種危險性、流動性、未知感和偶然性的特征,這讓人物們更渴望尋求私人空間的穩定庇護,並從中延伸出一種關乎靈魂與存在的想象世界,這種無限的精神空間實際上與他們離群索居的孤獨生活紧密相關,也蘊含著獨屬于他們自身的生存價值。正文第二章關注空間與人物生存體驗之間的關系,探討空間所肩負的重要隱喻意義。小說中出現的“烏有之鄉”、“虛幻空間”和“禁絕之地”這幾類生存空間,分別隱喻著人物“流浪者”、“隱身者”和“邊緣者”的多重身份,空間均反映出他們不斷流動的生存狀態;私人空間中的黑暗與光明分別象征著安全的庇護與危險的信號,房間裏的特别味道則体现著人物艱難的生存處境;空間更承載著記憶,但是莫迪亞諾的創作不是爲了尋找逝去的往事,而是在用空間的穩固性“阻礙”時間流逝的“液態性”,是在與一種流動的、不穩定的人生狀態和外部環境掙紮對抗,是渴望于現實和遺忘的廢墟之中逃離至一個透明靜止的超現實“真空地帶”。正文第三章從空間角度考察莫迪亞諾小說的創作特色。“碎片化”的寫作方式使文本呈現出打破時間發展順序的空間結構,這與作家本人的生平經曆和“偶然性”的創作心理息息相關;小說中由于主體性消亡和情節缺失導致了大量的“空白”現象,空間化身爲一種語言,承擔起補償空白的作用;小說還經常借鑒電影與攝影拍照這類視覺藝術的創作手法,使文本呈現出跨時空交錯的特征,且它們的“超現實”特征與莫迪亞諾對空間所做的“形而上”探究不謀而合。最後一部门爲結語,對莫迪亞諾書寫空間的創作心理進行探源,“空間”作爲曆史與現實交織下的獨特産物,它承擔的是莫迪亞諾對于自身所處的時代環境和整個人類社會所面臨的困境的反思。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I565.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