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發達地區農民生態意識提升研究
【摘要】:隨著新時代的到來,我國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社會得到了很大的進步,但生態環境也受到了較大的影響,生態問題逐漸成爲我國關注的重點問題。意識指導行動,樹立並提升良好的生態意識既是面對生態現實的要求,也是順應時代號召的需要。在“五位一體”總结构、生態文明建設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大配景下,很多發達的都会和鄉村在生態環境治理與修複上已經取得了較爲豐碩的结果,全國人民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貫徹綠色發展理念上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也有明顯增強,人民生態意識得到了顯著的提升。然而,並非所有地區都能達到期望值,好比欠發達地區的農村。農村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的推進也帶來了農村環境的破壞,農民是否有良好的生態意識影響和制約著當地農村生態環境的治理與改善。美麗中國不能沒有美麗鄉村,欠發達地區農民生態意識的現狀影響著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乃至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本文以贛州市爲例的欠發達地區農民生態意識作爲研究對象,在對贛州生態資料的搜集整理和對贛州市農村進行調查的基礎上,對贛州市農民生態意識進行分析研究,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欠發達地區農民生態意識的相關問題,文章主要從以下五個部门進行論述:第一部门主要闡述選題的配景和意義,對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進行了簡要歸納和分析,並就本研究中所接纳的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及主要創新點和重難點進行簡要說明;第二部门主要闡述欠發地區農民生態意識的內涵以及提升欠發達地區農民生態意識的意義;第三部门是對以贛州市爲例的欠發達地區的調查報告進行分析,從而得出的農村生態環境現狀和農民生態意識現狀,內容主要包罗欠發達地區農村生態環境現狀的不足、農民生態意識現狀的進展和不足;第四部门主要是根據收集的資料和調查的數據,從經濟、教育、價值觀三個方面來分析欠發達地區農民生態意識現狀産生的原因;第五部门主要是根據農民生態意識現狀和産生的因素,提出提升欠發達地區農民生態意識的對策。
【學位授予單位】:江西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D422.6;X24